僅提供線上全本瀏覽
記載作者隨鄭和下西洋親歷諸國之事。當時所謂「西洋」,蓋指婆羅(又名文萊)以西之印度洋及沿海陸地。至於以歐洲為西洋,要在耶穌會教士東來傳教之後。據考證,鄭和前後七次奉敕通使西洋,第一次在永樂三年六月己卯,還京時在永樂五年九月癸亥;第二次在永樂六年九月癸亥,還京時在永樂九年六月乙巳,費信隨行;第三次在永樂十年十一月丙辰,還京時在永樂十三年七月癸卯,馬歡此次初隨行;第四次在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,還京時在永樂十七年七月庚申;第五次在永樂十九年正月癸巳,還京時在永樂二十年八月壬寅,馬歡此次疑隨行;第六次在永樂廿二年正月癸巳,然明史本紀未載回京年月,推測此次往還不過一年;第七次往還年月均不見明史本紀,然據諸書紀錄,知在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六日於南京附近龍灣啟航,宣德八年七月六日還京,鞏珍、費信、馬歡三人此次並隨使行。
考明史鄭和傳,自永樂至宣德的二十八年間,鄭和奉使統帥超大型船隊縱橫印度洋七次,其時尚在西方所謂大航海家甘馬、哥倫布等人航海之數十年前,此種空前航海事業,應為世界航海史之大事,然西方史書迄今不言鄭和。
鄭和下西洋之故事,由鄉野流傳而演為戲劇平話,而今日幾乎湮沒不彰只知哥倫布故事,中國人,無愧乎?